一个人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必须先有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否则这种比较就
容易产生出不符合逻辑的结论: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前提必
须是你能提供自己超过他人和这个时代的证据。
这个证据不能以假设的方式进行,它必须是现实事迹或真实数据。也就
是你不能说“如果”和“假如”,因为这种陈述本身就是虚拟想象的和蛮横的,
它的要害是以一个成熟机构或者团体的正常发展为赌注,没有哪个机构
和团体会这样干。风险投资的确要看投资者的眼光,但你也必须事先就
证明了自己具备投资的价值。
认定自己怀才不遇,职位和才能不对等,很委屈,证明的方式同上。
这是当今时代变化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选择和被选择模式,个人情感在中
间起到的作用逐渐减弱,替代它的是机构和团体对自身利益和健康发展
的珍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给自己带来直接效益的人员——全社
会用不断淘汰的方式给他们提供了没有培训成本的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型
成熟人才。
从中国当代就业现实去看,大学建设的无节制扩张使大学生逐渐变成普
通人;而大学生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水准整体下降,也决定了他们的确是
普通人。这个基本前提决定了当代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不可能找到他们
自己所希望的职业:他们的希望大多高于自己的能力,结果只能是更加
失望。教育的金字塔模式也决定了只有少数学业有成的人才具备了自行
选择的可能,比如说博士和博士后。
这和社会制度国家体制没有太大关系,硬要说有,那就是中国的体制还
给滥竽充数提供了土壤,学而优则仕的集体潜意识始终构成社会价值判
断的潜规则,于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才会被纳入了国家计划中。换成西方
国家,就业对所有人都是相同的权益,不会产生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
有本事的就上,没本事的就去领救济金。
不敢给所有年轻人提供建议,只给那些和庄主打过交道并且希望庄主提
供帮助的年轻人一些建议:
A)争取职业之前必须解决的:
1)客观和清楚地整理自己的履历,具体数据能够给自己一个非
2)根据得出的结论归纳出和自己相对应的职业种类;
3)用排除法去除那些自己的能力不胜任的具体职业;
4)按照可实现难度的大小排列出你要争取的职业;
B)争取职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1)不可好高骛远,只盯着自己看好的职业——它多半没看好你。
应该以先期实现最基本目标为目的(也就是先有个挣钱吃饭的
地方,没饭吃,你挺不了多久);
2)做好频频被拒的准备,不气馁。这时真的需要相信自己了——
就如同谈恋爱找对象:你被拒绝不意味着你不行,那只是你不
适合对方,不影响你最终找到心仪的对象;
3)一旦找到了工作(即便是临时性的),要全力以赴:这有利
于积累经验并且提高自己。三心二意的工作态度将影响你的生活
态度,一旦有了新的机会,你会因为准备不足丢失它;
4)对于庸才来讲,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对于天才来讲,人际
关系是多余的;对于介乎两者之间的大多数人来讲,人际关系能
给你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间,但职业能力终归还是最重要的。
C)所有事项中最要紧的:
你必须把自己的付出在心理评价上缩小,至少不要放大。要知道
工作是个群体环境和规章环境,没有人有义务和你的爹妈一样娇
你宠你任凭坐着幻想还硬说成有理想有信仰。
D)所有行为中最糟糕的:
一边找工作一边这也看不上眼那也不喜欢还有一堆无所谓;
没有契约精神,不守承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给雇主照成损失
还不以为意,肆意透支自己的个人信誉,迟早要还的。
你终将一事无成。
还想到了许多,不想再说了:如今年轻人不喜欢你给他讲道理
——可以理解,自己也年轻人过,同样不喜欢听老年人讲道理。
如果说有不同,那就是庄主从来没有年轻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