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2009年2月9日晚20时许,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5分29秒的中国首都北京突降天火,由西人荷国设计师库哈斯设计刚刚建起还没有使用的代表女阴的标志性建筑——央视大厦火光冲天蔚为壮观。之后,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公寓内住着不少退休教师。
据说所多玛与蛾摩拉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城和后来的巴比伦城差不多,但它们的毁灭却有些蹊跷——直接原因是上帝对这两座城市中居住的人深恶痛绝,必欲除之而后快。在圣经旧约中耶和华是一个恩威并施的的家伙,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当然在关键时刻还是向着自己人。这两个曾经非常繁荣昌盛的城市毁灭的原因大概不是因为上帝对城中“幸福”的过了头的人的嫉妒,而是因为诺大的城市没有了“好人”。——连十个都找不出来。亚伯拉罕开始时还与耶和华讨价还价,从50个到10个,亚伯拉罕是一个讨价还价的好手,耶和华也不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上帝,事实证明两个城市只有三个半好人。
当上帝派钦差(天使)去微服私访时,为了保护两个外来人(罗德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是钦差天使)罗德宁肯献出自己自己的两个处女女儿(如果是妓女女儿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但是结果钦差天使还是没有躲过灾祸“他们还没有躺下所多玛城里各处的人连老代少都在围住那房子,呼叫罗德说:‘今日晚上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带出来任我们所为!’罗德出来,把门关上,到众人那里,说:‘众兄弟,请你们不要作这恶事。我有两个女儿,还是处女,容我领出来任凭你们的心愿而行,只是这两个人既然到我舍下,不要向他们做什么。’众人说:‘退去吧’。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做官哪!现在我们要害你比要害他更甚。’众人就向前拥挤罗德,要攻破房门。”!(《圣经·旧约·创世纪·19·1-9
)——先说前来参与迫害钦差天使的队伍组成:“各处的人”“连老带少”再看他们要做什么恶:“这个人来寄居,还想要做官哪?现在我们要害你比要害他更甚”也就是说;来寄居就得让我们玩,你小子不把他们俩交出来还想让你俩闺女来打发我们,休想!我们现在不要他们了,就要你,玩死你,哥们们给我上!所多玛人已经不为金钱和美色专为祸害人!但是这种故事总是让读者放心天使不会坐视不管,所以结果总是能满足人们得道德预期。——“只是那二人伸出手来,将罗德拉进屋去,把门关上,并且使门外的人,无论老少,眼都昏迷;他们摸来摸去,总寻不着房门。”
从罗德的角度看:罗德为了两个素不相识的外地农民工,宁肯牺牲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的贞操和个人的生命,也不会出卖来投奔我的人。如果不是上帝的大能和带着上帝大能的钦差天使的神力,罗得一家都要惨遭毒手——被鸡奸,比遭强奸伤害尤甚。
只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所多玛已经无可救药。连上帝派来巡视的特使钦差有大能和神力的天使都险些惨遭毒手(应该是惨遭毒屌)。——看来上帝耶和华还是给了他所造的亚当的后代们留有余地的。在派特使下去人间考察之前——“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我现在要下去查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圣经·旧约·创世纪·19·21-22》看来耶和华并没有不做调查就妄杀无辜的。就连最后耶和华降下硫磺天火,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时候也是按照每个人的表现区别对待的——罗德的夫人因为眷顾已经无可救药的恶城瞬间“就变成了一根盐柱”。罗德夫人回头意味着对于罪恶的留恋。所以虽然没有被烧死在城中还是在途中被变成了“盐柱”。在这里让我们自然想起上帝拣选的诺亚,让他准备好方舟——不同的是这一次上帝并没有惩罚“全地”。那是否意味着在上帝眼里人类在接受规训和惩罚之后在惩罚的范围方面有所收敛呢?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惩罚方式似乎不仅没有收敛而且似乎在加剧——由“水”到“火”。范围减小和程度加剧——这是人类愿意选择的还是道德戒律的需要?这也是圣经写作者的密码之一。
京城和申城的大火烧掉的财富对京城和申城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对执政者而言,惩罚两个贪官、纵火嫌疑犯、赔几个小钱没有不了的。
科学解释似乎更让人相信,以考古学、天文学及地质学的观点来解释所多玛与蛾摩拉的毁灭。西元前3123年,有一枚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在南欧阿尔卑斯山上空爆炸,造成碎屑进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后,并在死海地区降下大量陨石火球,造成死海周边城市的毁灭。在科学面前,《圣经》似乎有些虚妄。但是科学没有《圣经》传播的那么广阔和持久。
中国人更愿意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朝——大清,在进京后的第五帝嘉庆朝发生了内忧外患多重危机,嘉庆最感到失望和绝望的是他的朝臣不但不能为他分忧反而给他添乱。
当年嘉庆在诛杀前朝重臣和珅,平定白莲教之后写下这样一首诗:
“内外朝臣尽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平时慢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这虽是帝王的感慨帝王的愤怒,还是泄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实情——“玉杯尽饮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从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的角度看,他的朝臣不仅令他失望简直是令人发指!说什么君恩似海,说什么为君分忧,说什么日理万机,说什么万岁万万岁——分明是打着我的幌子丑事干尽坏事做绝“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看来嘉庆还是一个有忧患意识的君主。虽然忧患的是自家天下能保多久,但毕竟比齐桓公明智些个,知道大清王朝得了什么病——所谓忠臣们都是些什么货色!天上之火可灭,人间欲火难防。动则数千亿的“公款”消费——烧残了的何尝不是百姓的膏血!只是中国的百姓多,膏血自然也就多呗。嘉庆在杀和珅的时候可是费了很多心思,当然嘉庆的动机有些不纯,他不像耶和华上帝那样关怀人心——他关怀的是长治久安和为了长治久安所需要的钱财。
如今的和珅可不止十个百个,但饮千家血、烧百性膏的贪官污吏却如雨后春笋、燎原星火——继往开来、前赴后继。只是没了嘉庆,也没人愿意听高亢的歌声后面的哭声。